发表时间: 2022-11-08 09:07:45
浏览: 3841
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。”意思是秋季养生最重要的是“平和”。秋天是由热转凉的时点,结束了热热闹闹的夏季,万物开始进入“休息”阶段,因此《黄帝内经》强调秋季要收敛神气,保持好平和宁静的状态。
这个时节,人自然也会想吃一些津液充盈、滋润阴分的食物,不仅能抵御秋燥,更能使身体的阳气沉降,进入休养状态。这时一碗暖乎乎的杏仁露比其他饮品都有诱惑力。杏仁有“甜”有“苦”,甜杏仁又叫南杏仁,苦杏仁又叫北杏仁,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止在味道上。
甜杏仁一般用来做零食小吃,味道甜、个头大,但是它油脂的含量不如苦杏仁,润肺通便的效力也差。老北京人秋天爱喝的杏仁茶就是用甜杏仁制作的,这种茶和如今的杏仁露还有些不同,制作时要先取甜杏仁反复浸泡去皮,和大米或糯米一起磨成浆,再兑水加糖,煮成浓浓的一碗。比起杏仁露来,它要更为黏稠滋润。
入药的杏仁为苦杏仁,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苦杏仁性温,有通肺络、降肺气的功效,因此秋燥咳嗽的时候,苦杏仁还能发挥润肺止咳的作用。苦杏仁含有杏仁油成分,不仅能使皮肤更加润滑,肠道也“运行”得更为通畅,既能美容又能通便。
也有人会问,润肺的药材那么多,为什么唯独苦杏仁可以通便呢?这正是源于苦杏仁的苦味。苦可下气,再加上杏仁本身的油润,不仅润滑了通道,还有推动肺气下行的作用,特别适合既容易咳喘又容易便秘的老年人吃。
需要注意的是,苦杏仁有小毒,这种毒属于氢氰酸一类,充分加热后即可分解,但生吃有中毒的可能。因此,使用苦杏仁一定要煮得熟透,一次量不宜大,并严格遵医嘱使用。
(来源:中国中医药报)
友情链接
|
|
|
|